近日,绿茶餐厅、老娘舅、老鸭集等门店,被媒体曝光存在使用了预制菜,但不向消费者明示的情况。南都湾财社记者联系杭州的多家涉事门店,绿茶餐厅表示已下架门店预制菜菜品,老娘舅回应只有部分菜品使用预制菜,老鸭集则没有回应。
餐饮企业是否有使用预制菜,如果使用预制菜是否会向消费者明示?广州酒家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广州酒PG电子官方网站家菜品都是新鲜现炒的,没有使用预制菜;广州市莲香楼有限公司负责人称,门店没有使用预制菜,所以没有做出相应明示;绿茶广州多家门店称,公司总部针对近日出台的预制菜相关的条例已经开展研究工作,如果未来使用预制菜,将会对顾客明示,并在菜单上注明。
新规出台,餐饮企业会否向消费者明示预制菜使用情况呢?据浙江卫视报道,3月21日,记者跟随市场监管部门调查杭州“老娘舅”餐厅后厨。老娘舅、绿茶餐厅、老鸭集餐厅的三家西湖广场门店的工作人员均表示,菜单上不会明示预制菜,餐厅不会主动告诉顾客使用的是不是预制菜。
上述被点名的均为知名餐饮企业。老娘舅为中式快餐品牌,今年2月22日在新三板挂牌,截至2023年上半年,老娘舅拥有门店402家,2023年上半年,老娘舅营收8.00亿元,净利润4503.66万元;绿茶餐厅主打中式融合菜,2021-2022年,其三次赴港上市但却以失败告终,截至2021年,绿茶共有门店236家,2021年,绿茶营收22.93亿元,净利润1.14亿元;老鸭集则为外婆家2020年推出的新品牌,主打杭州老鸭煲,窄门餐眼显示,截至今年3月2日,老鸭集共有24家门店,集中分布在浙江省。
3月22日,绿茶餐厅西湖广场店工作人员回应南都湾财社记者称,已经下架了预制菜产品,如何向消费者明示预制菜方面,工作人员称会跟公司反馈,后续会有改进;3月23日,老娘舅西湖广场店工作人员向南都湾财社记者称,门店只有部分菜品是预制菜;同日,南都湾财社记者多次致电老鸭集西湖广场店,电话未能拨通。
广州的餐饮企业预制菜使用情况如何?如果菜品有使用预制菜,会在菜单上标注吗?南都·湾财社记者走访了绿茶餐饮在广州的多家门店。绿茶乐峰广场门店店长表示,所在门店不存在直接加热就上菜的菜品,但是有些菜品所需要用到的酱料或者配料会提前准备。绿茶餐饮五月花广场门店负责人表示,所在门店没有使用预制菜。对于媒体曝光绿茶浙江门店佛跳墙这一道菜品,后厨使用了预制菜,该负责人称自己所在的门店没有这道菜品,“区域不同可能存在菜品不同的情况。”
如果使用预制菜,是否会向顾客明示?绿茶餐饮多个门店负责人表示,公司总部针对近日出台的预制菜相关的条例已经开展了研究工作,如果未来使用预制菜,将会对顾客明示,并在菜单上注明,并且根据门店自身情况进行改进。
另外,广州酒家相关负责人接受南都·湾财社记者采访时称,广州酒家菜品都是新鲜现炒的,没有使用预制菜;广州市莲香楼有限公司负责人称,门店没有使用预制菜,所以没有做出相应明示。截至发稿前,蔡澜港式点心、广州老字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未给予答复。
3月21日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据“市说新语”官方公众号,市场监管总局相关司局负责同志表示,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是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回应社会关切的重要举措。目前消费者普遍关注餐饮环节预制菜使用情况,期待餐饮商家公示预制菜使用情况。
二级市场上,预制菜概念股开盘活跃,但高开低走。据Wind数据,截至3月22日收盘,A股预制菜概念板块整体跌1.57%,其中,国联水产涨2.84%,味知香、大湖股份、千味央厨和紫燕食品等多股跟涨,而双汇发展、全聚德、广州酒家、五芳斋、新希望等多股下跌,绝味食品收盘跌4.66%,跌幅最大。
值得注意的是,猪肉概念股收盘跌2.5%,但天邦食品开盘即涨停,截至当天收盘涨5.81%,温氏股份、龙大美食等多股下跌。
回顾2023年,预制菜产业的发展伴随着争议。2023年2月,《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其中明确提出“培育发展预制菜。”
在国家大力扶持预制菜产业的背景下,也有部分消费者对预制菜的安全性存在担忧。去年9月,南都曾报道,在社交平台上,不少家长明确提出反对预制菜进校园,有的家长会在中午给孩子送饭,称“一顿预制菜都不想让孩子吃”,也有家长疑惑,预制菜究竟是什么?
在预制菜进校园风波后,同年11月,马云被传进军预制菜领域,尽管马云前助理陈伟辟谣,但消息传出当天,A股预制菜概念板块迎来大涨,足以证明预制菜产业在资本市场备受关注。
正因如此,3月21日六部分发布《通知》。其中,市场监管总局相关司负责人指出,预制菜产业面临的挑战包括群众忧虑预制菜添加防腐剂、标准不统一等。
如何让消费者吃得健康,吃得安心?该负责人称,规定预制菜中不添加防腐剂更加符合消费者期待,同时,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上海兰迪(广州)律师事务所电商法律部负责人李晓怡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餐厅是否应当主动披露其使用的是否是预制菜的问题,与消费者的知情权及选择权相关。
李晓怡表示,现有法律关于消费者的知情权及选择权的规定主要是规定在《消费者权益保》及《实施条例》。《消费者权益保》关于知情权的条款是概括性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可以要求经营者提供与服务内容有关的情况。根据此条,可以看出,法条没有细致到规定商家是否一定必须披露所使用的是否是预制菜,但是,该规定要求商家必须如实回答消费者关于商品或服务内容的相关询问。也就是说,如果消费者明确询问商家使用制作的菜品是否是预制菜,商家需要给出真实、明确的回复,否则就会涉嫌侵害的知情权、选择权,甚至虚假宣传。
李晓怡称,近期公布但于2024年7月1日实施的《消费者权益保实施条例》第九条也明确,经营者应当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真实、全面地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相关信息。更多的关于餐饮行业是否需要披露具体的服务情况,则要看回现行的行业标准或者规范。“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如果关心该问题,可以在消费前提前询问商家,主动了解菜品情况,再做选择。”
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秘书长程钢向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目前,这并不是强制要求的规定,部分餐饮企业也对如何告知等方式疑惑,接下来,国家相关部门也应对这一块做出具体的阐述,“我认为《通知》有其进步之处,但我认为还远不足以现在就做强制要求。现在处于一个过渡期、摸索期,大家需要有共识后才能在法律层面对企业有进一步的要求”。
《通知》提到“预制菜也称预制菜肴”,程钢表示,该定义是广东首先提出的,将预制菜定义的重点聚焦在“菜”字上,预制菜是一道菜肴也是一道美食。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通知》除了对预制菜有了明确定义外,还通过举例的方式将主食类食品及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剔除出预制菜范围,如速冻面米食品、方便食品、盒饭、盖浇饭等都不属于预制菜。
程钢对此表示,《通知》中更多强调“什么不是预制菜”的内容。按照标准,鼓励商家明示的其实是SC工厂生产的包装类预制菜,而餐饮企业央厨加工的实际上叫做前置处理,“SC工厂和中央厨房是两个不同类型的生产单位,前者可以简单理解为食品加工企业,可以面向C端,有零售渠道,走流通的,但是后者属于内部流通,没有外部渠道,也就是说,中央厨房只能流通到餐饮企业的下属门店。中央厨房有两个较大的分支,社会餐饮以及团体配餐”。
但是,若中央厨房使用的是预制菜,这该如何界定?若餐饮企业使用了预制菜,又进行了二次加工,还算不算预制菜?又或者是预制菜只是起到了一个辅料的角色,相应的菜品该如何归类?对于上述种种问题,程钢表示,《通知》出台非常及时,但也需要继续优化预制菜体系的定义,接下来应有进一步的明确。
“在行业中,连锁餐饮门店的配给其实采用的是内流通的形式,实际上这是长期存在的,是餐饮企业保障食品安全、生产工艺标准稳定性的常态化的运营模式。”程钢表示,在他看来,其实很多餐饮企业采用的不是预制菜,但是,关于预制菜定义的科普并没有很好普及,商家也对此没有明确概念。
程钢表示,《通知》的出台对预制菜行业的长远发展绝对是利好的,因为会排除一些滥竽充数或不属于预制菜范畴的企业。他认为,针对C端的这类包装类食品在餐饮环节应用时,有必要进一步开展专项研究,制定更为科学精准的标准体系,划清预制菜肴与现场烹饪的合理界限。
程钢强调发展预制菜行业的初心,是为了解决农产品时空半径的延展问题,延长其生命周期,扩大它的销售半径,甚至助力乡村振兴。“之前家长担心的,是预制菜安不安全的问题,但我们强调,预制菜是按照食品工业对于生产类企业的食品安全规范要求生产的,标准是高于餐饮业的,因此我认为预制菜产品是更安全的。比如3·15晚会的梅菜扣肉事件,实际上错的是部分厂家,我们不能因此否定预制菜行业。”